【蟠龙梆子向党·故事一】讲述革命烈士、蟠龙梆子第二代传承人韩元珍

 二维码 39
作者:赵宝玲

psc (1).jpg

今年以来,济南市钢城区蟠龙梆子剧团党支部为了编撰《蟠龙梆子文史》工作,遍访剧团老艺人及家属,挖掘剧团故事。

党支部副书记刘二宝走访了革命烈士、蟠龙梆子第二代传承人韩元珍的后人。

微信截图_20210425094831.png

韩元珍的小女儿韩其爱介绍:父亲韩元珍牺牲的时候自己还不到两岁,听家里的长辈们说,父亲是第二代传承人,从小就跟爷爷韩清澄学戏。

韩元珍的侄子韩其修介绍:韩家祖祖辈辈都唱戏,爷爷是蟠龙梆子的创派人之一,可以称之为“戏痴子”;父亲韩元仁和大伯韩元珍从小耳濡目染,跟着爷爷练功、打靶子、学唱,曾演出过《四十五亩地》《寄母山》等经典剧目。

上世纪三十年代,时局动荡,韩清澄与韩元珍、韩元仁父子三人,就剧团的发展有着不同的观点。韩清澄主张要以发展剧团为谋生之道,而韩元珍、韩元仁两名热血青年,却认为应该武装斗争,打出一片新天地!只有社会稳定,戏曲才会稳步发展。

1935年,遭受旱灾;加之国民党吏治腐败,百姓手头拮据,剧团难以再靠演出挣钱,面临解散;韩清澄总感觉剧团没落到如此地步,都怪自己没本事,觉得十分愧对团里的人;个性刚强的他,于1935年,农历腊月三十日,带着遗憾悬梁自缢。

1937年,韩元珍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参加当地抗日武装斗争。1944年,家乡遭遇“四二一惨案”被烧杀后,主动报名参军;1948年开封战役牺牲,牺牲时担任华东野战军八纵二十三师六十九团二营排长。

微信图片_20210425113257.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