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宣传点赞蟠龙梆子“两创”工作

 二维码 10

微信图片_20241022085102.jpg

10月22日,济南宣传以《“唱、念、做、打”的进阶之路》为题,点赞了蟠龙梆子剧团创新“影像+戏剧”模式,走出一条戏曲数字化、作品平民化、传播国际化的文化“两创”之路

附全文:

《“唱、念、做、打”的进阶之路》

1个由拖拉机手、养牛户、兽医等农民自发组成的庄户剧团;1台家用DV机,数千元投入,自学技术进行拍摄、剪辑;29部“龙标”电影,有的作品还能走出国门频获大奖,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在“大力出奇迹”下确实发生了。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指出要全面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近年来,钢城区加大力度扶持蟠龙梆子剧团,创新“影像+戏剧”模式,使濒临灭绝的小剧种得以有效传承,让地方小戏种走出一条戏曲数字化、作品平民化、传播国际化的文化“两创”之路。

唱家国、度善恶、评古今,蟠龙梆子以方寸舞台,见天地之大。然而,随着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娱乐方式更多元、更开放,大部分传统戏曲面临现代文化冲击。在时代浪潮中,诸如蟠龙梆子这一类的小剧种不可避免地陷入传统的桎梏。

蟠龙梆子俗称“老婆调”,是流传于莱芜、钢城及周边地区的一种土生土长的地方戏曲。剧团成形于十九世纪八十年代,由于缺乏演出机会、演员青黄不接等原因,剧团濒临解散。为支持稀有剧种传承发展,钢城区鼓励扶持蟠龙梆子剧团发展,不仅提供资金补助,还无偿提供排练和展览场地,使这个古老的地方戏曲又“活”了过来。

这让我们不得不反思一个问题:传统戏剧失去吸引力了吗?

当然没有。当重重帘幕拉开,台上的出将入相、悲欢离合上演,总能引得观众席上声声叫好。一边是观众渐少、影响力渐弱,逐渐被新的演艺形式替代,一边是好戏仍有吸引力、仍能打动人心,传统戏曲如何寻求新的发展之路?

微信图片_20241022090025.jpg

近年来,随着传统文化保护工作的开展,蟠龙梆子迎来转机,也由此开启了自救与发展的“归来”之路。

以新入戏,大胆创新传播方式手段。以身边人、身边事为原型,在题材上清晰传递社会主流价值取向,把传统单一剧目转化成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讴歌新时代的可视化场景,激发蟠龙梆子的艺术活力。在作品创作上,聚焦新时代新农村的可喜变化和老百姓真实生活状态、良好精神风貌,增强了观众的认知共振和情感共鸣,先后打造了一批反映脱贫攻坚、基层治理、乡村振兴等时代主题的优秀作品。根据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李洪文的真实事迹改编的《二十二万公里路》再现驻村第一书记带领村民发展乡村产业、脱贫致富的感人故事,获得第六届中国农民电影节推荐影片提名。

以人传戏,培育壮大专业人才队伍。 探索建立“校团一体”、“选拔培优并举”戏曲应用型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努力提高地方戏曲人才培养质量,为振兴地方戏曲提供人才支撑。蟠龙梆子剧团先后与山东技师学院和莱芜职业技术学院等多所高校合作成立戏剧社,开设蟠龙梆子戏曲课程,积极培养广大青少年对传统文化兴趣爱好,选拔储备优秀人才。同时,从中国传媒大学、韩国中央大学聘任15名专家教授担任剧团指导老师,打造高水平戏曲文化培训、实习基地。累计培育戏曲文化传承人和后备人才千余名,带出了齐鲁文化英才等一批高层次文化人才。

以产成戏,大力发展非遗文化影视产业。钢城区鼓励蟠龙梆子剧团大胆涉足非遗文化影视创业领域,开辟了“剧团+影视创作”运营新模式,让“蟠龙梆子”这一地方戏曲剧种通过荧屏绽放夺目光彩。以历史名人吴来朝坊间传说为原型拍摄的蟠龙梆子戏曲电影《吴来朝》大获好评,被评为“第四届中国戏曲电影展优秀戏曲电影”,在全国放映11655场。微信图片_20241022090105.jpg

近年来,蟠龙梆子剧团先后有14部非遗文化题材影视作品在新农村数字院线平台放映,放映场次达30余万次。影视产业的发展让传统戏曲出圈,众多海内外影迷成为中国非遗文化推广大使,培养了一大批蟠龙梆子戏迷。

小剧种是地域文化的产物,也受地域文化的局限和方言的制约,但这并不能掩盖其光芒。新时代下,以蟠龙梆子为代表的小剧种更应不断寻求突破点,走出新的进阶路。

内容创作要出戏。吃老本不是生存之道,在经典之作的基础上,迫切需要更多创意内容。在传承基础上新编创节目,除了挖掘地方的历史故事、风土人情,也尝试以更开放包容的姿态,聆听年轻思想带来的声音,比如与高校青年编剧合作,在创作中也更多关注当下社会热点话题,缩小传统戏剧与当下社会、与年轻人的距离感。

技能手法要出新。传统文化既要“登峰”也要“落地”,而“落地”最重要的就是要带给观众身临其境、参与其中的体验感。地方戏曲的呈现形式更需契合当下大众审美需求,其传承永续不仅要珍惜自身文化内核、练就绝活技艺,还要敢于创新、善于求变。需要立足自身特色、紧跟时代步伐,深刻把握观众的审美趣味,多创作具有地域特色、反映时代特征、富有教育意义、充满正能量、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才能破题“出圈”。

文化传承要出人。戏的一头,连着人。小剧种未来如何发展,要直面人才断层问题,必须建立一套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抓住优秀专业人才培养这一核心环节,通过与专业院校联合培养、社会选拔和自主培育相结合的形式,为戏剧事业输送高质量表演人才。比如,近日,蟠龙梆子拍摄的戏曲电影《墙头记之少儿篇》开机,用儿童的视角诉说老戏的故事,用儿童电影传承传统文化。微信图片_20241022090124.jpg

传播形式要出圈。“冷门”变“热门”,必须吃好“流量”这碗饭。互联网和社交媒体高度发达的今天,要让小众戏曲火爆“出圈”,不仅要盯着线下观众,还要注重互联网上的文化传播。除了积极参加各类重大赛事展演、广泛开展公益性送戏演出活动,还要尝试开辟微信公众号、抖音、微博、小红书等账号,开设短视频系列专题、直播活动等,利用互联网传播手段,力图“破圈”,才能激发出小众戏曲的内在生命力和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