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济南市钢城区蟠龙梆子剧团青年编剧刘慧娟在山东总工会主办的《山东工人报》发表诗歌作品《岁月的眉眼》,诗歌中讲述了生命的博大和渺小,无论置身于何种境遇,都要绽放自信,笑对人生,并且明白自身在大自然中的渺小,保持对岁月的谦卑和柔软。《山东工人报》由山东省总工会主办。该报由工人唱主角,着力抓好先进典型的宣传,努力做到“为职工,写职工,职工写,职工读”。 刘慧娟,1994年生,...
3月27日,蟠龙梆子传统剧目《黄鹤楼》完成剧本挖掘抢救整理存档工作。蟠龙梆子第七代代表性传承人、剧团团长韩克担任整理存档工作,老艺人卓计臣、创作骨干刘慧娟担任责任编辑,韩凤语、张佃山、韩丰田、石茂山、党支部书记刘二宝担任联合编辑。该剧从2月份开始整理,前期历时15天进行回忆、交流、讨论、沟通,历时一个月进行整理编辑,共计五场。《黄鹤楼》讲述了赤壁大战后,刘备借驻荆州,东吴多番讨要未果。周瑜献...
3月20日,蟠龙梆子系列微短戏《少年墙头记》主创人员韩克到钢城区澜头村、古墩村开展前期勘景工作,详细了解了现场情况,为后续《少年墙头记》的拍摄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剧目《墙头记》主要讲述了曾经不孝顺父母的张木匠,将两个儿子拉扯成人,张木匠已年老体衰,已失去劳动能力,不得不依靠儿子为生。但两个儿子比他更会算计、更不孝。长子大乖从小学做生意,后来发了财。他为人自私、贪婪,很会算计。他的妻子李氏刁泼狠...
3月24日,蟠龙梆子剧团拍摄的系列微短戏《八戒反诈》第一部“相亲陷阱”,于蟠龙梆子抖音平台“微短戏”板块,分集陆续上线。微短剧《八戒反诈》将经典角色八戒与反诈知识巧妙结合在一起,采用生动有趣的短视频形式,向大众传递反诈信息,让观众在观看视频时,掌握反诈知识。
3月21日,济南广播电视台党委委员、 副台长孙允等一行到下陈村调研蟠龙梆子乡村文化振兴工作。蟠龙梆子第七代代表性传承人韩克介绍了蟠龙梆子乡村大舞台、蟠龙梆子“两创”馆、传承馆的建设使用情况及蟠龙梆子剧团近些年来取得的工作成果和“两创”发展历程。调研组一行认为,蟠龙梆子结合乡村旅游、文化产业推动乡村经济的发展,进一步传承和发展非遗文化,这些经验做法值得学习和借鉴。钢城区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张合...
3月18日,区委网信办组织“桂花小哥”“莱芜那个谁”等自媒体人士走进蟠龙梆子剧团。蟠龙梆子第七代代表性传承人韩克介绍了蟠龙梆子文化广场的建设使用情况、蟠龙梆子经典剧目文化墙以及蟠龙梆子传承馆的建设情况;带领参观了蟠龙梆子党建阵地、红色文化记忆展室、电影剪辑室、戏曲剪辑室、影视配音室等;讲解了蟠龙梆子乡村剧团转型发展为文化企业的历程。自媒体人士通过设置抖音话题#这就是钢城#走近蟠龙梆子,助推优...
3月17日,山东电视台新闻频道《理响中国》栏目“样板的力量-红火的日子”专题讲述了蟠龙梆子剧团传承弘扬传统戏曲文化,服务乡村文化振兴的“两创”故事。总时长6分40秒。
蟠龙梆子影业日照公司申报的《俺不是贫困户》《船说》两部作品在2022 华东地区暨全国部分省市微视频(微电影)作品大赛中分别荣获乡村振兴单元十佳微电影作品及好作品。其中,《船说》被评为好作品,《俺不是贫困户》被评为乡村振兴单元十佳微电影作品。该大赛由中共青岛市委宣传部指导,华东地区暨全国部分省市电视艺术家协会、青岛市文联、青岛市广播电视台、青岛广电影视传媒集团有限公司主办,青岛市影视艺术家协会...
3月21日, 蟠龙梆子系列微短戏剧本研讨会在蟠龙梆子乡村文化孵化园举办。蟠龙梆子第七代代表性传承人、剧团团长韩克,党支部书记刘二宝及相关编剧参加此次研讨会。研讨会上,大家纷纷发表了各自的意见和看法,探讨了微短戏剧本的剧情设计、角色塑造等方面问题,研讨出了微短戏的下一步拍摄方向与基本框架。
近日,省市区三级政协委员“走基层、送服务——助力乡村振兴”志愿服务活动在章丘区举行。市政协主席雷杰出席活动并讲话,省政协委员联络工作委员会主任张丽波,市政协秘书长郅良等领导出席活动,山东省政协委员、济南市政协委员、蟠龙梆子第七代代表性传承人韩克参加本次活动。市政协主席雷杰指出,这次活动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入落实政协委员履职“服务为民”要求的具体实践,...